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山川秀丽的石棉大地上,居住着占全县总人口的30%的彝、藏等27个少数民族,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唇齿相依,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书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彩篇章。
近年来,雅安市石棉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住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载体,多渠道促就业、保民生、聚人才,推动各族群众深度互嵌、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搭建服务平台,帮助群众就业增收
“多亏了县上相关部门到王岗坪乡进行现场招聘,我才找到了现在的这么好的工作。”穿着公司工作服的潘强说,“现在我的工作很稳定,收入也有保障。”
今年48岁的潘强,是王岗坪彝族藏族乡爱国村的藏族村民,高中文凭,30岁眼睛意外受伤,被确定为四级残疾。2022年“9·5”泸定地震前,他在外地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地震发生时家中妻子、老人在王岗坪乡无法取得联系,着急万分,立即从外地赶往家中处理家中事务,自己房屋轻度受损。2022年10月,通过招聘在石棉县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担任巡检员一职,从事巡察监督安全、环保、质量等工作,工作稳定、轻松。
据介绍,2022年“9·5”泸定地震发生以来,石棉县就业部门联合石棉县工业园区,以受灾群众过渡帮扶为契机,收集四川四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蓝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贡嘎雪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园区企业共计158个就业岗位,通过采取举办专场招聘会、就业岗位推荐等方式,深入新民藏族彝族乡、王岗坪彝族藏族乡等受灾乡镇开展宣传,帮扶受灾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落实就业岗位、增加家庭收入,全面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石棉县聚焦群众务工求职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通过搭建就业招聘平台、就业援助、创业帮扶等措施,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就业援助招聘等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我们县上的就业平台很多。即使错过了现场招聘,线上招聘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与潘强同在一家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宋建兵说。
与潘强有所不同的是,宋建兵是通过网上招聘进入了公司。今年39岁的宋建兵,是石棉县美罗镇方元村居民,之前在凉山州工作了5年,主要工作是管理光伏发电站。2021年,他通过石棉县融媒体中心发布的网上招聘信息回到石棉县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担任工程部经理一职,现在工资上万元。
在工业园区内,像潘强和宋建兵一样,通过现场招聘会和线上招聘进入企业工作的例子还有很多。
据介绍,石棉县创新开展“就业+互联网”服务。定期收集企业用工需求,推行招工用工“云平台”2.0版本,动态发布招工用工信息,搭建好企业与群众之间的用工桥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和群众就业方向,解决企业招工难、群众就业难问题。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少数民族同胞权益,鼓励企业吸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
据统计,目前在石棉县工业园区企业的6200余职工中,彝族约2800余人,占45%;藏族约900余人,占15%;其他少数民族约100余人,占2%。
一直以来,石棉县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就业创业工作。
2014年以来,石棉县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以“促就业、兴创业,大团结、共致富”为工作理念,坚定不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帮助群众就业增收。
据石棉县就业部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778人次,年均城镇新增就业约2000人次。202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6万人次,同比2014年1.276万人次增长50.3%。 石棉县紧盯脱贫劳动力、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积极开展就业援助,累计开发协理员、保洁、疫情防控、灾后重建等各类公益性岗位6000余个,安置各类就业困难人员6733人次,其中少数民族群众3502人次,占比52.01%。
狠抓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要感谢县上就业部门和企业的技能培训,让我现在的工资翻了4倍。”在石棉县工业园区内的石棉县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事“吸料”驾驶员的女司机张霞,每次见到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会发出由衷的感谢。
今年33岁的张霞,是石棉县回隆镇竹马村的彝族居民。在此工作之前,她在石棉某药店打工,每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但因其离异要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压力很大。
2019年,她通过石棉县就业部门开展的相关培训和企业专业培训,考取专业上岗证。终于成为现在所在企业的专业“吸料工”,现在每月收入8000元左右。
在石棉县,针对各族同胞的技能培训,涉及方方面面。
据介绍,石棉县立足县域实际,紧盯就业市场紧缺技能,为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助力就业。围绕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石棉县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围绕互联网和新兴宣传销售模式发展,以“电商+直播+农特产品”的新兴业态为抓手,结合黄果柑、黄桃、枇杷等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开展新业态培训;围绕结合石棉资源禀赋、文化特色、产业基础,以打造“石棉烧烤”“棉城烤匠”独具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为抓手,开展劳务品牌培训。
据统计,2014年以来,石棉县累计开展黄果柑栽培管理、名优绿茶加工、乡村电气、焊接基础、网络营销等20余个工种技能培训,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脱贫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14613人次,其中少数民族群众3418人次。2014年培训2471人次,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培训445人次,2022年培训2498人次,少数民族参加培训620人次,少数民族群众增长率达39.3%。
同时,石棉县通过表扬创业典型,精准指导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举办创业宣传等活动和政策,扶持少数民族创业83人,带动就业179人,大力促进了少数民族群体创业就业,使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维护石棉县各族人民团结稳定。
“各民族团结协作,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呈现多元化,尤其是在公司搞活动时,更能更现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石棉县集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公司现共有员工209人,其中185人为少数民族,包含藏族、彝族、壮族、侗族、苗族,是石棉县中型企业中少数民族员工占比最高的企业。”
据介绍,石棉县就业部门通过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企业自主召开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群众就业岗前培训会,对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职业病预防等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宣传解读,保障园区企业职工基本权益。
另外,石棉县深入贯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主线,充分发挥大贡嘎环线核心节点和藏彝民族走廊地理优势,深化与雅安市汉源县,甘孜州泸定县、九龙县,凉山州冕宁县、甘洛县区域合作,构建“环贡嘎山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促进六县区域间就业创业、农民工保障、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政策、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开展区域内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交流合作,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协调,探索建立工伤认定合作机制和农民工维权联动机制,助力石棉打造民族地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好标杆”。